最難寫是編者話

急住買樓定急住買債

FacebookTwitterWhatsAppLineGoogle+

樓價升幅快過眨眼,我明白好多人擔心今日唔買,明日只會更貴,故寧可有買貴無買錯。我唔反對置業,只要自己能力應付到,在今日呢個環境,有自己物業始終勝過去租樓。只係眼見好多能力不足的人,急於衝入樓市,咁絕對係一個危機。


香港樓價貴絕全球,至於有幾貴,我唔係專家亦無數據分析,只能從自身經驗去講下,我4年前以四百萬買入現在的單位,4年後的今日已升至差不多六百萬,即是每年升幅約五十萬港紙。以前話買磚頭保值,而家買磚頭直頭升值,重要係你咩都唔駛做,就自然好似坐火箭咁升,都咪話唔神奇。

同髒神吹水時有傾下樓價高的現象,好多人話係土地問題。不過佢老人家就覺得係取消了租金管制的問題。有租管時,私人住宅的業主加租每兩年最多加你30%,不過自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政府為提振跌到殘的樓市而在98年取消了租管,從此業主加租再無限制,50%、100%,鍾意加夠200%亦可以。我有朋友租樓住,因為加租幅度大,每兩年搬一次,故他的家當盡量從簡,平時唔敢買太多嘢,怕搬屋時執餐死,就算租到新屋,好多家當亦懶得拆封,免得下次搬時再執。他的遭遇可能係唔少香港租客的縮影。1998年距離而家都十幾年,其實政府應否考慮重置租管呢?畢竟有租管時,租務市場與置業市場是分開的,你可以邊租屋邊打算,生活環境也不會因為大幅度加租而受影響,到有錢先考慮置業。

我認同髒神的睇法,記得細時的親戚係租樓住多,大家見面亦好少講買樓。就算買都要左計右計,人人話今日置業難,以前置業都唔係易事。聽長輩講,80年代買層幾百呎的樓幾十萬可以有交易,在今日睇呢個當然唔係咩大數目,只係放回以前的人工,我阿媽做工廠賺得果二千幾蚊一個月,幾十萬樓價就係天文數字。而以前買樓的息口係十幾厘計,絕非今日的低息可比,故話今日買樓難,以前一樣無咁易。正因為買樓唔易,故以前的人唔急住買,到今日買樓難度依舊,反而唔少人心急要做業主,尤其好多後生仔,一出社會做嘢就講要置業,有必要咁急嗎? 我認為同傳媒有多少關係,而家好興講個人空間,只要可以自成一角,再細的空間都無問題。記得未興劏房前,係講住板間房,其實兩者的尺寸係差不多,不同地方係板間房無獨立廚廁,需要幾戶人共用廁所及廚房,故住客們需要互相遷就,呢個居住環境話無拗撬就假,不過亦肯定有相處融洽的例子,細時睇電視劇都見唔少呢類橋段,幾戶人住板間房,食飯時一齊出大廳食,之後坐埋一齊睇電視吹水,都幾熱鬧。反觀而家的劏房,各種劏法都有,最正莫過於廁所上面係床。住呢種劏房個人空間係有,不過代價係隨時聞到屎味,到底值定唔值呢?

樓價升幅快過眨眼,我明白好多人擔心今日唔買,明日只會更貴,故寧可有買貴無買錯。我唔反對置業,只要自己能力應付到,在今日呢個環境,有自己物業始終勝過去租樓。只係眼見好多能力不足的人,急於衝入樓市,咁絕對係一個危機。「成功靠父幹」,唔少人特別係後生仔,在父母的支持下成功上車,父母愛鍚仔女的心無須質疑,只見佢哋一係加按自己的物業,或者攞養老金出來幫仔女支付首期就知。問題係供樓最重要係咩?一個穩定的工作環境及收入,以應付廿幾甚至三十年的按揭還款,還款係每個月還,唔會有假期畀你抖下。我無意貶低後生仔,只係好多後生仔剛出社會工作,職業生涯隨時有變,連帶影響收入。當經濟狀況出問題時,難道去向父母求救?佢哋又救得多少次呢?父母在出手幫仔女上車前,應否三思送給仔女的既是個安樂窩,同時是條長命債呢?

相關文章

家是生活的博物館

地從何來

自主前,請先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