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雜事集中營

滿城盡帶「黃金角」的京都

FacebookTwitterWhatsAppLineGoogle+

屎屎尿尿,搞得倫敦滿城惡臭。連今時今日以清潔聞名的日本,也曾經歷過屎尿橫流,滿城盡帶「黃金角」的日子。


 

將時針由1858年撥回到日本的平安時代,即公元794年,由桓武天皇將首都遷到平安京開始。呢到先講下桓武天皇遷都的理由,話說桓武天皇的祖上為天智天皇,在672年因為被弟弟天武天皇推翻而失去王位,不過到了770年,稱德天王逝世前沒有留下任何子嗣,天武天皇的血脈從此斷絕,故天智天皇的子孫重新回到皇位。桓武天皇在44歲即位,以當時的標準,佢已係高齡人士,為免重蹈天武天皇系後繼乏人的現象,桓武叫咗自己出家的細佬返嚟,以防自己有咩不測時,也多個備胎,此人為早良親王,點知此舉為日後遷都平安京埋下伏筆,同時製造出日本第一個怨靈。

早良親王 (圖片來源﹕互聯網)
早良親王 (圖片來源﹕互聯網)

新人事新作風,桓武天皇想擺脫舊皇朝的影響,決定遷都,把位在奈良的平城京遷移到長岡京,遷都任務由重臣藤原種繼負責,藤原繼種一向與早良親王不和。時為延曆4 年9月(785年),藤原種繼在晚間巡視工地時,突然有兩支冷箭從暗處射出,猝不及防下,藤原種繼當場中箭下馬身亡,經調查後,種種跡象把矛頭指向早良親王,桓武對失去頭馬大怒,加上自己個仔開始長大,私心上想將皇位傳畀個仔,故借呢件事此處罰早良親王,早良為表清白,以絕食抗議,不過桓武心意已決,將佢流放去淡路島,流放期間,早良因絕食過渡,身體虛弱,捱不了路途之苦,病死在路上。桓武天皇無因為咁而赦免佢,人唔到屍都要到,命人將早良的屍體送到淡路島後,再草草埋葬。

解決早良親王,桓武天皇亦順利搬入長岡京,不過卻是噩夢的開始,自遷到新都後,桓武的皇后妃子母親先後因病過身,連皇太子安殿親王的精神狀況也出現問題,種種無法解釋的跡象,自然聯想到鬼神之說,鬼神何處來?身有屎的桓武天皇聯想到被自己逼死的細佬早良親王,面對早良親王的怨靈作祟,桓武天皇逼不得已下,只能放棄興建不足十年的長岡京,改遷到平安京去。

屎尿處處,病菌滿載的平安京

平安京南北長約5.2公里,東西闊約4.5公里,整體面積約唐朝首都長安4分1的大小。當時的日本仍然崇慕中國文化,城市的設計都模仿中國。平安初期的嵯峨天皇愛好中國風格,決定借用中國都城的名字,把平安京的左邊名為洛陽城,右邊名為長安城,後來右京衰落,左京洛陽便成了京都的代名詞,故平安京又名「洛」。

今日的京都,街道清潔整齊,滿城古味建築,鴨川乾淨清澈,整個城市感覺恬靜安逸,好難令人聯想到幾百年前她是個屎尿橫流,死屍處處的城市。平安京出現呢個情況,理由同之前一集講到倫敦大惡臭的情況差不多,主要由城市構造和當時人的生活習慣有關。

<<類聚三代格>>,平安時代的法令集,當中講到「京城之固,以溝渠為本」,排水溝是重要設施之一,平安京沒有下水道網絡,只在道路兩邊建有排水溝。根據平安時代發佈的律令條文 <<延喜式>>記載,平安京的排水溝全長700公里,設在主大道朱雀大路的排水溝闊1.5公尺,在普通大路透的闊1.2公尺,至於在小路兩側的闊約90公分。排水溝除了排走雨水外,同時是排放生活廢水的渠道。

要發揮排水道的最大作用,必先保其渠道暢通,可是平安時代的老百姓不似今日的日本人,隨地亂丟垃圾在當時是平常事,甚至去到江戶時代的京都,水溝及河道也經常因受垃圾阻塞而形成淤塞。

平安時代的廁所設計,令原本淤塞的排水溝塞得更加嚴重,簡單講,那個時代的廁所分為貴族公卿與平民百姓用的兩種,在貴族的廁所「樋殿」,主要設在走廊的角位,用布幕或屏風遮住,入邊擺放收集大便用的「樋筥」和小便用的「大壺」。主人解決完,就由身份低微的「樋洗」拿到排水溝清倒。至於一般老百姓當然無咁講究,只要人有三急,不論男女都就地解決,成畫於十二世紀的<<餓鬼草紙>>,其中一卷就描繪了街頭排便的場景。

>(圖片來源﹕互聯網)
<<餓鬼草紙>>(圖片來源﹕互聯網)

綜觀整個平安時代,平安京都是個惡臭之城,如果話倫敦大惡臭時的泰晤士河係大屎渠,那稱平安時代的平安京為大屎坑實不為過。平時已是屎尿橫流,垃圾遍地,如果撞著鴨川泛濫,屎尿穢物將隨水流遍全城。平安時代居民的飲用水來源主要是井水,在穢物處處下,井水難免受污染,飲之容易染病。據統計,平安時代由861年至1144年先後發生8次痢疾,這些是因為較大型才記錄在案,未計上一些小規模的寧星爆發,否則個案數會更多。

洛中洛外屏風圖 (左) (圖片來源﹕互聯網)
洛中洛外屏風圖 (左) (圖片來源﹕互聯網)
洛中洛外屏風圖 (右) (圖片來源﹕互聯網)
洛中洛外屏風圖 (右) (圖片來源﹕互聯網)

平安京屎尿橫流的日子持續了數百年,直至十五世紀末才終結。而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已有完善的廁所系統,例如<<洛中洛外圖屏風>>可見到街上設有公廁。更重要是這個時代的廁所,是採用掏廁,把排洩物儲存後再由專人集中處理。排洩物歸管理道路與廁所的兩側町所有,由他們收集後賣給農民,獲得的收入用作町的營運費用。

京野菜仍由此時開始聞名,如聖護院蘿蔔、堀川牛蒡、桂瓜…等等。妥善地運用屎尿,栽種出美味的京野菜,從此京都再無臭味,更成為十六世紀西班牙人羅德里戈·德比維羅(Rodrigo de Vivero)口中世上最乾淨的城市。

睇返舊時的京都,衛生情況惡劣程度同地獄差不多,同今日乾淨美麗,處處滲透著古味的城市相比,好難相信是同一個城市演變而來,可見再差的地獄,只要有心經營,也總有成為天堂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