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雜事集中營

慕尼黑空難(2) 浴火重生的曼聯

FacebookTwitterWhatsAppLineGoogle+

一場空難,給曼聯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十年重建,曼聯重塑輝煌。


 

上集講到機長占士泰恩在慕尼黑空難中的故事,他用了足足十年時間去替自己平反,證明並非自己的專業失德而造成今次慘劇,洗刷了西德當局強加於自己身上的罪名。今次,我們將講下慘劇的主角,曼聯在空難後的情況。

慕尼黑空難,當時機上乘客共44人,曼聯職球員佔了當中21人,空難發生後,即場令曼聯7名球員及3名職員當場身亡,罹難者的名字,我不一一詳讀,大家可以在內文內邊聽邊查看。

空難中罹難的曼聯職球員名單﹕

球員﹕

  • Geoff Bent (後衛) (球隊後備)
  • Roger Byrne (後衛) (球隊正選及隊長)
  • Eddie Colman (中場) (球隊後備)
  • Mark Jones (中場) (球隊正選)
  • David Pegg (前鋒) (球隊正選)
  • Tommy Taylor (前鋒) (球隊正選)
  • (前鋒) (球隊正選)

職員﹕

  • Walter Crickmer (球隊秘書)
  • Tom Curry (訓練員)
  • Bert Whalley (主教練)」

 

至於另一位離世的球員,鄧肯∙愛華士 (Duncan Edwards),他雖然當場救,但因為腎臟在空難中嚴重受創,縱然曾經一時甦醒,並向來探望他的助理教練占美.梅菲 (Jimmy Murphy) 查問下場比賽的時間,但在留醫15日後,最終搶救無效,享年21歲。

倖存者的痛

主帥重傷、大部份主力球員喪命,一場空難差不多掏空了曼聯,或者蒼天覺得太過殘忍,故網開一面,留下了關鍵的兩人,而他倆亦成為了復興曼聯的基石,一位是球隊主帥畢樹比爵士 (Sir Matt Busby),另一人則是前鋒卜比.查爾頓爵士 (Sir Robert Bobby Charlton)  。倖存下來的他們,承受著的巨大的悲傷,刻後重重困難後,才能重新步入球場。畢樹比爵士留醫時,醫院曾兩度宣佈救治無效,家人連臨終禱告也做了兩次,但他以頑強的意志逃脫死神的魔爪,奇跡般生存下來,只是當他甦醒後,還來不及慶祝,打擊便接踵而來,他向床邊的妻子查問球員的情況,妻子只以點頭或搖頭來告訴他球員是否生存,妻子的每一下搖頭,尤如尖銳的錐子刺向畢樹比的心頭,那種錐心刺骨的痛,對畢樹比的來說比死更難受。留醫半年後,畢樹比終於康後出院,重新回到球隊。至於另一位倖存者,卜比.查爾頓,空難事發時才20歲,空難帶給他的傷害,除了留醫數個月外,還對他的心靈造成重大創傷,經常發噩夢被嚇醒,空難的景象,如夢魘般不斷纏繞著他。

突然其來的空難,對曼聯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短期而言,在失去大量主力後,球隊實力大幅下滑,空難後球隊暫由助理教練占美.梅菲 (Jimmy Murphy) 帶領,繼續完成餘下的球季,球隊以預備隊與青年軍混成新的陣容,勉強完成剩餘的賽事,但球隊實力已大不如前,既失落該屆英格蘭聯賽冠軍,儘管球隊打入該屆英格蘭足總杯決賽,但最終以0:2 的比分屈居亞軍。在歐洲賽場上,4強戰被AC米蘭淘汰,無緣決賽。

長遠而言,空難將球隊爭奪歐洲冠軍的夢想推後了十年,在畢樹比帶領下,球隊大力發展青訓系統,重點培養年輕球員,以他們為骨幹建立球隊,例如在空難中逝世的鄧肯∙愛華士,便是曼聯青訓的代表人物,卜比.查爾頓在1966年代表英格蘭嬴得世界盃冠軍時,曾提及如果鄧肯∙愛華士仍然在世,一定是英格蘭國家隊的靈魂人物和隊長。年青的曼聯,空難前已連奪1956-1957兩屆英格蘭頂聯賽冠軍﹔在空難前一年,曼聯在歐洲賽場上與當時得令的皇家馬德里在歐洲冠軍杯4強交鋒,儘管兩回合計3:5 被淘汰,但在次回合的比賽中,作客皇馬的曼聯,一度以兩球落後,最終仍能2:2逼和對手,要知當時的皇家馬德里已連奪之前兩屆的歐洲冠軍。以一支平均年齡只得22歲的球隊,能打出上述成績是非常難得,這批由畢樹比精心調教出來的年輕球員,包括之前提到的鄧肯∙愛華士,及在空難中遇難的艾迪·高文 (Eddie Colman)、馬克·鍾斯 (Mark Jones)和比利·韋倫 (Liam “Billy" Whelan),及在空難中倖存下來的卜比.查爾頓,他們被稱為「畢樹比的孩子」 (Busby Babes)。

十年等待,告慰英靈

「畢樹比的孩子」大部份因為空難而離開了歷史舞台,但無損畢樹比以年輕球員建隊的想法,他以卜比.查爾頓為核心重建球隊,之後兩位關鍵球員的加入,令到球隊逐漸再次強大起來。丹尼士·羅 (Denis Law),司職前鋒,在1962年以20歲之齡加入曼聯,首季加盟就射入23球,幫助球隊打入英格蘭足總杯決賽,決賽中他射入一球,幫助球隊以3:1擊敗李斯特城 (Leicester City Football Club),贏得球隊自慕尼黑空難後第一個冠軍。而在1965年,由他和卜比.查爾頓領銜的曼聯,贏取了頂級聯賽冠軍,這個冠軍是曼聯7年來的首個聯賽冠軍。除丹尼士·羅外,新一代曼聯中另一位代表人物是佐治·貝斯 (George Best),出自曼聯青訓營的他,1961年加入曼聯,在1963年9月14日,以17歲之齡首次代表球隊登場,司職翼鋒的他,與卜比.查爾頓和丹尼士·羅組成曼聯強大的前鋒線,佐治·貝斯是曼聯奪得首個歐洲冠軍的重要功臣,1968年的歐冠4強戰,憑他在首回合交鋒時的唯一入球,令球隊順利淘汰皇家馬德里,在決賽對陣賓菲加時,他在加時階段射入反超前的一球,幫助球隊奪得首個歐洲冠軍。

1968年,曼聯第一次參加歐冠決賽,對手是由葡萄牙名宿「黑豹」尤西比奧壓陣的勁旅賓菲加。決賽在英格蘭的溫布萊球場舉行,兩隊在法定90分鐘內與對手打成1:1,需要加時,加時賽內,佐治·貝斯射入反超前的一球,隨後球隊連入兩球,以4:1擊敗對手,奪得球隊夢寐以求的歐洲冠軍。

十年等待,當中包含著無盡的辛酸、淚水與遺憾,畢樹比爵士捧著這個別具意義的歐洲冠軍獎杯時,想到的是一眾因空難而英年早逝的弟子,他把獎杯向天空高舉了8次,每一次都高呼著因空難離世的球員的名字,借此告慰英靈。在完成稱霸歐洲的心願後,畢樹比宣佈退休,在翌年離開球隊。

逆境是可怕,重建是麻煩,但老土講句,只要頂得住逆境,抵得過麻煩,困難最終會克復,這段曼聯重建的故事,既可給現任領隊作為借鏡,也是任何人也受用的心靈雞湯。

空難後十年,以冠軍告慰英靈。 (圖片來源﹕互聯網)
空難後十年,以冠軍告慰英靈。 (圖片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