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雜事集中營

希素慘劇 (2) 英格蘭足球的大倒退

FacebookTwitterWhatsAppLineGoogle+

禁賽時間雖然只是五年,但人家不停進步,自己卻原地踏步,一來一回,就並非單靠下一個五年的時間可以追回。


 

希素慘劇所引發的巨大連鎖反應,除了影響到利物浦,令她逐漸跌下神壇外,也影響到之後英格蘭足球的發展。

先講利物浦,慘劇後歐冠決賽如期舉行,球隊被祖雲達斯以1:0擊敗。失去歐洲冠軍,同時球隊歐洲足球王者的身份也日漸失色。歐洲足協的調查報告直指來自英格蘭的利物浦球迷為慘劇真凶。或者知道罪責難逃,出名硬淨的英國首相「鐵娘子」戴卓爾夫人罕有地先認低威,在歐洲足協宣佈罰則前,主動宣佈英格蘭的職業足球隊不再參加歐洲賽五年,而利物浦更被罰禁賽十年 (最後減刑至六年)。

利物浦是英格蘭足球壇的大阿哥,也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勁旅。禁賽令使利物浦一段時間內無法爭逐歐洲賽事的榮譽,高質素球員亦不願加盟。「若要生活好,咪買利物浦」好好的一支王者之師,逐漸變為一支打「海鮮波」的球隊,激死球迷輸死賭仔。利物物浦在九十年代初再次重投歐洲賽場,不過球隊已經今非昔比,不再是奪冠大熱,直至在十幾年後,即2005年,球隊才再次贏得歐洲賽的冠軍。

禁賽令給英格蘭足球發展帶來嚴重打擊,造成球員技術和戰術意識的大倒退。英式傳統踢法是長傳急攻,這種打法著重球員身體質素,個人技術反而是次要。只不過在七十年代開始,隨著與歐洲大陸球隊頻繁交手,英格蘭球隊開始學習歐陸的先進踢法﹕開始懂得控球在腳,重視整體配合﹔在地面慢慢組織攻勢,不再一味長傳急攻。當然,在學習他人長處時,英格蘭的球隊仍然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必要時仍可以長傳急攻的打法殺對手一個措手不及。正因為能同時掌控兩種截然不同的打法,在禁賽令實施之前,英格蘭球隊在歐洲賽的成績非常出色,在1977至1984年這8年間,她們便在兩項歐洲盃賽事中合共贏得了9次冠軍。

禁賽關係,英格蘭的球隊頓失與來自歐洲對手交流的機會,球員們缺乏比賽去學習先進的打法。偏偏這時歐洲掀起了由意大利名帥沙基進發起的戰術革命﹕注意球場上的空間切割,強調球員之間的距離,以局部人數優勢壓縮對方的推進空間﹔要求球員注意無球在腳的情況下如何走位,隨時支援隊友去圍剿對手。當這種嶄新的踢法席捲全歐洲時,英格蘭球隊卻只能塘水滾塘魚,來來去去都是跟自己打法相似的國內對手交戰,打法上逐漸倒退回傳統的長傳急攻,重視身體質素而輕視了技戰術的訓練。禁賽令結束後,英格蘭球隊無法應對先進的打法,被對方控球在腳,自己則像盲頭烏蠅般在球場上四處亂走,比賽節奏完全被對方掌控。

球員技戰術倒退的惡果在90代初逐漸浮現,在球會層面,在解禁後參加歐洲賽的英格蘭球隊經常淪為陪跑對象,在一段長時間內無法染指歐洲冠軍。而在國家隊層面,則先後無法打入1992年歐洲國家杯決賽周和1994年世界盃決賽周,這對一向以足球強國自詡的英格蘭是非常大的打撃。

所以話世事難料,一場發生在比利時的慘劇,卻令英格蘭足球絕跡於歐洲,長時間的被逼閉門造車,亦令發展勢頭良好的英格蘭足球頓走回頭路。禁賽時間雖然只是五年,但人家不停進步,自己卻原地踏步,一來一回,就並非單靠下一個五年的時間可以追回。時至今日,英格蘭的球隊仍未在歐洲賽場回復昔日的光輝,可見禁賽的打擊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