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集未完部份,兩位主持繼續分享校園時代有咩好玩。今日聽來,這些校園玩意有點無聊,不過這些玩意,是某些朋友的集體回憶,再放大去看,也是當年香港社會生活的一部份。這些玩意,有部份在今日仍然流行,亦有一部份隨時年月流逝而消失。
有機會的話,也想聽聽屬於大家的校園玩意。
Part 1
Part 2
相關內容﹕第六集 校園生活搞邊科
承上集未完部份,兩位主持繼續分享校園時代有咩好玩。今日聽來,這些校園玩意有點無聊,不過這些玩意,是某些朋友的集體回憶,再放大去看,也是當年香港社會生活的一部份。這些玩意,有部份在今日仍然流行,亦有一部份隨時年月流逝而消失。
有機會的話,也想聽聽屬於大家的校園玩意。
Part 1
Part 2
深水埗,位於香港九龍半島的西部,屬於老城區,區內仍然留有大量舊樓,不過隨著城市發展,區內亦開始出現各種新式大廈,而在這個新舊混雜的老城區內,仍然保留了一些傳統廟宇,今集將看看這些隱藏在老城內的廟宇,它們分別三太子宮及北帝廟、天后廟和關帝廟。
香港の九龍半島の西部に位置する深水埗、旧市街地に属しており、旧市街地にはまだ多くの古い建物が残っていますが、都市の発展に伴い、さまざまな新築建築物が始まりました。この地域に現れるために、まだいくつかの伝統的な寺院があります。このエピソードでは、旧市街に隠されたこれらの寺院を見ていきます。それらは、三太子宮及北帝廟、天后廟と関帝廟です。
Sham Shui Po,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Kowloon Peninsula in Hong Kong, belongs to the old urban area.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old buildings.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various new buildings have begun to appear in the area. There are still some traditional temples. In this episode, we will look at these temples hidden in the old city. They are Sam Tai Tze & Pak Tai Temples, Tin Hau Temple and Kwan Tai Temple.
今集介紹的兩個城中廟,分別是在石塘咀的天福慈善社,及在尖沙咀海防道的福德古廟。它們都是深藏在鬧市的廟宇,附近都是人煙稠密的住宅或者商業區,整個氛圍完全令人意想不到有廟宇的存在,感覺幾魔幻。
天福慈善社,是石塘咀街坊潮僑盂蘭勝會的機構,它位處永華大廈地下的一間地舖內,跟平時見開的廟宇感覺非常不同,而它的四周,同樣被各種住宅大廈和食肆包圍,在一個四圍都滿是屬於塵世的建築物的環境中,天福慈善社的存在,就突顯了它的與眾不同。
尖沙咀的福德古廟,它位置尖沙咀海防道,鄰近海防道臨時街市,至於已經差不多有上百年的歷史,它是區內唯一的華人廟宇,在現代化氣息十足的尖沙咀區內,福德古廟自成一角,繼續保存著一種古老的氣息。
閒話休提,請大家睇片。
前のエピソードでは、香港のいくつかの都市の村に行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すが、このエピソードから、香港のより興味深い場所のいくつか、つまり都市の寺院を探索します。
都会の寺院は、その名のとおり、にぎやかな街に隠されたお寺です。近くには住宅や商業地が密集していて、全体の雰囲気は意外で、お寺もあり、不思議な感じがします。
今回紹介した場所は、石塘咀と尖沙咀。ビデオはそこに着く方法を示しています。
見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
In the previous episodes, we visited some urban villages in Hong Kong. From this episode, we will explore some of the more interesting places in Hong Kong, the temples which hidden in the city.
These temples are hidden in the downtown area, and there are residential or commercial areas nearby. It is difficult to think of the existence of temples, so it feels very magical.
This time we will go to Shek Tong Tsui and Tsim Sha Tsui. To explore this kind of temple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在香港過聖誕,自然少不得聖誕大餐,講到聖誕大餐,一定要睇睇個餐牌,編輯部就搜尋了一些香港舊報紙,發現遠至1930年代,香港已經有聖誕大餐食 (當然有可能在更早的年代已有,不過主持們現在只按手上的資料去做分享,如果大家發現香港在更早之前已有聖誕大餐,歡迎分享相關資料) ,而個聖誕大餐只須港幣$0.7,七毫子在今天可以買到什麼?就是什麼都買不到,那怕是坐「叮叮」也不行。
節目內兩位主持還會講下一些舊日聖誕大餐的有趣事,最過癮自然是個餐牌,最底什麼是太空濃湯與衞星雪糕呢? 除此之外,兩位更會講下不同年代的香港人對享樂的睇法。
更多港式聖誕的趣事,留待大家邊睇邊講。
節目內提到一些昔日聖誕大餐的報紙廣告,現在跟大家一齊看看。
2021年聖誕專題節目﹕港聖誕講聖誕
今集由一句「得閒飲茶】開始,當然題目自己環繞著「飲茶」這個題目,未正式講香港地的飲茶文化前,兩位主持人先就著「得閒飲茶」這句講幾句,通常講得「得閒飲茶」,就一定是道別前跟對方講的話,有人覺得呢好虛偽,有心再見的話,就自然會約,何必講咩得閒飲茶呢? 至於兩位主持人有何睇法,留待大家慢慢收聽呢。
講到飲茶,一定要講下有咩好食,髒神就由60年代講起,酒樓提供的食品的變化,由最初的蝦餃燒賣,一直演化,到有咖哩魚蛋與腸粉,直至到雞口講到他80年代去飲茶時,開始多了各種西式食品,例如啫喱與蛋撻,在這橫跨二十幾年的時空,酒樓提供的食品一直在變化。
以前香港的酒樓,除了一般的早茶晚市外,有部份還兼營夜總會,成為以前香港人晚上耍樂聽落好像匪夷所思,兩件事風馬牛不相及,偏偏在香港卻能成事實,這可否算是香港人靈活變通的又一例子呢?
閒話休提,關於香港獨有的飲茶文化,請大家慢慢收聽
Part 1
Part 2
懷舊幾時都有話題,尤其近年愈來愈多人有興趣發掘香港的舊事舊物。
<<香港記憶蟲洞>> 這個節目,主持們將以聲音導航,跳入蟲洞,重溫一下香港的一些舊事舊物,當然啦,這個節目並非一味話當年有幾好,畢竟每個年代都有它的生活特色與問題,透過節目內容,除了令大家知道香港昔日的社會面貌外,也可以了解到當時香港人的生活型態,從而比較下與今日有何不同,或者當中對我們今日的生活有另一番啟發。
第一集,將同大家講下尖沙咀到佐敦以至油麻地一帶,以前這一帶充滿戲院,例如普慶戲院、倫敦戲院 、華盛頓戲院、快樂戲院 、樂宮戲院……….等等,到底是當時香港人特別喜歡看電影,還是另有其他原因,令到一街都是戲院呢? 主持髒神亦會提到令他念念不忘的百貨公司「百價市場」,這個平價市場,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閒話休提,一齊跳入今集的蟲洞吧。
Part 1
Part 2
前回の2話とは違う「都会の村」シリーズの最後のエピソードに来ました。今回は海沿いの村、鯉魚門に行きます。
At the last episode of the series of urban village in Hong Kong,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two episodes. This time, we will go to a village by the sea—Lei Yue Mun.
鯉魚門在九龍半島的東部, 大約已有150年歷史,講到鯉魚門,很多人即時想到食海鮮,但其實鯉魚門原身是石礦場,當地人以打石業為主,只不過由1960年代開始逐步轉型,才發展成今的模樣。
今集節目,將和大家暢遊鯉魚門,一起感受下這條沿海之村的魅力﹕看看與大海只有數步之隔的村屋﹔站在防波堤上,看著船隻穿梭不斷,感受著海風迎面來。此外,更會看看有差不多270年歷史的天后廟,這座天后廟,是與大名鼎鼎的海盜張保仔有關。之後會一探石礦場遺跡,看看這個鯉魚門早年的重地,今日變成什麼模樣。
鯉魚門的風景,與附近高度城市化的地方相比,感覺完全是兩回事,但兩者放在一起,卻完全沒有違和感,這種新舊交雜而互不排斥的特色,正正是香港引人入勝的魅力之一。
鯉魚門は九龍半島の東部にあり、約150年の歴史があります。鯉魚門はすぐにシーフードを食べることを考える人が多いですが、実は鯉魚門はもともと採石場でした。それは1960年代に徐々に変化し始め、それから今日のように発展しました。
このエピソードでは、みんなで鯉魚門のツアーに参加し、この沿岸の村の魅力を感じます。海からわずか数歩のところにある村の家を見て、防波堤に立って、ボートが絶えずシャトルするのを見てください、そして潮風を感じてください。来てください。また、約270年の歴史を持つ天后廟を見ていきます。このティンハウ寺院は、有名な海賊張保仔と関係があります。後で、採石場の遺跡を探索して、この鯉魚門の重要な場所が今日どのようになったかを確認します。
鯉魚門の風景は、近くの都市化が進んだ場所とは全然違いますが、両者を合わせると矛盾感はまったくなく、香港の魅力です。
Lei Yue Mun i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Kowloon Peninsula. It has a history of about 150 years. When it comes to Lei Yue Mun, many people immediately think of eating seafood. But in fact, Lei Yue Mun was originally a quarry. It began to transform gradually in the 1960s, and then it developed into what it is today.
In this episode, we will feel the charm of this coastal village: to see the house that is only a few steps away from the sea; stand on the breakwater, watch the boats shuttle constantly, and feel the sea breeze oncoming. Visited the Tin Hau Temple, which has a history of almost 270 years. This Tin Hau Temple is related to the famous pirate Cheung Po Tsai. And will explore the remains of the quarry to see what this important place of Lei Yue Mun has become today.
Compared with the highly urbanized places nearby, the scenery of Lei Yue Mun feels completely different, but when the two are put together, there is no sense of contradiction at all. This hybrid and non-exclusive feature of the old and the new is exactly what Hong Kong is fascinating about.
髒神
香港人,卡通造型 John Dog 原創者,網上漫画「塵世海」編劇、信報連載漫画(2011 – 2012)「狗夢連篇」創作人、網台主持丶香港插圖師協會專業會長(2014 – 2016)。在2015香港動漫電玩節主辦的原創動漫人型設計比賽中,榮獲亞軍,對藝術創作有着濃厚興趣。
八十年代在出版集團工作,在此創作出多個書刊封面和繪畫插圖。之後在廣告公司任職創作總監多年。想藉廣告創作來磨練自己的腦筋及提升(creative service management) 的能力,現在主要從事插圖丶藝術創作及廣告創意統籌等工作。
現在最關注的是身邊的人和事,覺得這才是創作的根源。常常思考結合不同風格繪畫的創作可能。髒神更希望可創作多一些關於世界和環境的主題,並能成為探索未來視藝的新路向。
雞口
寧為雞口莫為牛後,做人一心想要威,經常知少少就想扮代表,奈何未夠料,結果一開口就原形畢露,立威不成反弄得一面灰。幸好尚算有心學習,仍然有得救。
雞口
寧為雞口莫為牛後,做人一心想要威,經常知少少就想扮代表,奈何未夠料,結果一開口就原形畢露,立威不成反弄得一面灰。幸好尚算有心學習,仍然有得救。
阿豪
童年因為生得細粒又唔靚仔而自卑多年,
髒神
香港人,卡通造型 John Dog 原創者,網上漫画「塵世海」編劇、信報連載漫画(2011 – 2012)「狗夢連篇」創作人、網台主持丶香港插圖師協會專業會長(2014 – 2016)。在2015香港動漫電玩節主辦的原創動漫人型設計比賽中,榮獲亞軍,對藝術創作有着濃厚興趣。
八十年代在出版集團工作,在此創作出多個書刊封面和繪畫插圖。之後在廣告公司任職創作總監多年。想藉廣告創作來磨練自己的腦筋及提升(creative service management) 的能力,現在主要從事插圖丶藝術創作及廣告創意統籌等工作。
現在最關注的是身邊的人和事,覺得這才是創作的根源。常常思考結合不同風格繪畫的創作可能。髒神更希望可創作多一些關於世界和環境的主題,並能成為探索未來視藝的新路向。
阿豪
童年因為生得細粒又唔靚仔而自卑多年,
同是點與線,不過就是用圖像去表達電影的樂趣,透過畫面直接衝擊你的大腦,令你感受到電影的氛圍及其動人之處。
影評將破開原稿紙的格子,盡情發揮點與線的獨特魅力。
髒神
香港人,卡通造型 John Dog 原創者,網上漫画「塵世海」編劇、信報連載漫画(2011 – 2012)「狗夢連篇」創作人、網台主持丶香港插圖師協會專業會長(2014 – 2016)。在2015香港動漫電玩節主辦的原創動漫人型設計比賽中,榮獲亞軍,對藝術創作有着濃厚興趣。
八十年代在出版集團工作,在此創作出多個書刊封面和繪畫插圖。之後在廣告公司任職創作總監多年。想藉廣告創作來磨練自己的腦筋及提升(creative service management) 的能力,現在主要從事插圖丶藝術創作及廣告創意統籌等工作。
現在最關注的是身邊的人和事,覺得這才是創作的根源。常常思考結合不同風格繪畫的創作可能。髒神更希望可創作多一些關於世界和環境的主題,並能成為探索未來視藝的新路向。
大明
香港人,1987年開始從事插圖與廣告設計工作。 網上漫畫「塵世海」漫畫作者、 信報連載漫畫「狗夢連篇」(2011–2012)漫畫作者、 網台節目「創意無咁易」主持。
常提自己:我只是「普通人」,「普通人」不是電影、電視裡的主角,不會有幸運眷顧,凡事都只能靠自己。
你可在這兒重溫Action昔日的各個節目,聽下主持人們如何厚著臉皮、說出對時下社會文化現象的的不滿,更乘機道出他們理想的社會面貌是怎樣。這可能令你聽得拍案叫絕,又可能是破口大罵。當然,我們不保證聽完是不會浪費你的時間的。
此處集合了Action內所有節目的主持們,關於各人的介紹,請參看每個專欄內的各個主持簡介。
髒神
香港人,卡通造型 John Dog 原創者,網上漫画「塵世海」編劇、信報連載漫画(2011 – 2012)「狗夢連篇」創作人、網台主持丶香港插圖師協會專業會長(2014 – 2016)。在2015香港動漫電玩節主辦的原創動漫人型設計比賽中,榮獲亞軍,對藝術創作有着濃厚興趣。
八十年代在出版集團工作,在此創作出多個書刊封面和繪畫插圖。之後在廣告公司任職創作總監多年。想藉廣告創作來磨練自己的腦筋及提升(creative service management) 的能力,現在主要從事插圖丶藝術創作及廣告創意統籌等工作。
現在最關注的是身邊的人和事,覺得這才是創作的根源。常常思考結合不同風格繪畫的創作可能。髒神更希望可創作多一些關於世界和環境的主題,並能成為探索未來視藝的新路向。
奇利
用奇異的眼光去看事物,招來奇人奇事,搞到自己幾乎瘋人瘋語,是因是果難下定論。傳媒出身,得閒畫下畫,畫出快樂。最近,種下,種出香草,每天早上吃點香草,親親大自然。未來日子如像迷宮,時刻忙於尋找出路,也樂於八八卦卦,希望與四周的人分享更多奇趣。
Dayco,八十後廣東人,平時鐘意畫畫、做家務、逛街市,典型住家男,因一直質疑自己冇文化,所以不斷結識有文化的朋友,還開節目,力求傳播文化!
哈哈哈小姐,正職是Dayco的夫人,副職是Fashion Designer,主要負責扮靚和養貓。
人生中經歷過好幾次滑鐵盧,一個沒什麼文化素養的人,命運卻像跟他開玩笑般令他走上搞文化工作的路。在2009年便嘗試搞網絡雜誌,編採寫一腳踢,結果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捱了8個月雜誌便玩完。同年間,又在沒有籌備展覽經驗的情形下,走到廣州租了個廠房學人搞畫展,邀請中港兩地的創作人參與。結果在缺乏周詳規劃下,展覽就寂寂地完結,沒有引起太大的迴響。及到2010年,就嘗試搞網台,講生活藝術,苦苦做了一年半,又是關門大吉收場。之後的一段時間,就在社會中渾渾噩噩過日子。直到2013年,再度踏上搞網台的路,直到現在。
在過去幾年的經歷中,認識了中港兩地不少愛好文化的朋友,大家都抱著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只有提升社會整體的文化素養,生活才會變得更美好。本著「行動勝過說話」,就以Action為名,成立新的網台。
過往看雜誌時,也會留意到編者話一欄,看看人家有什麼分享。不過很多時看到的,卻是說編者話難寫,原因不外乎趕稿沒時間,生活平淡沒什麼特別……等等。初時想這只是懶得寫的借口吧。到本欄開張時,卻發覺真的不容易,在每日都差不多的生活中,怎會有那麼多值得分享的事情及話題呢?後來求教於一位人生經驗比較豐富的朋友,他的一席話猶如當頭棒喝,他說學懂享受生命的每一刻,開放自己的心靈,接受新事物,不要不斷重覆自己,生活就很有趣。只要抱著這種態度生活,話題還是可以有很多。
最難寫是編者話,難的不是沒有題材,而是開放心靈,面對自己。
無明,來自佛學的詞彙,它是常常蒙蔽我們的東西。世事本有很多面,絕非非黑即白。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不過時下的香港,卻日漸淪為非此即彼的世界。一個原為世上資訊最自由的地方,因為人們的固步自封,自我鉗制而令思想變得單一單向。兩位主持人嘗試打破人們思考的牢籠,就當下的社會問題及現象,提供多一個思考的路徑,他們間或是互相揶揄,針鋒相對。又可以是各持己見,互相碰撞,總之是火花四濺,激情滿載,令聽眾聽得過癮之餘,又刺激大家開啟大腦,思考不同的議題。
廣州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如果說香港是中西文化混合而成的產物,廣州則是引進西方文化的先頭部隊。只是歷史的發展,令她走上與香港不一樣的路。居在這個城市的年輕人,既受傳統文化影響,又因為地近香港,深受香港文化的薰陶,故令他們產生了與香港人相似又帶點相異的價值觀。夫妻檔主持Dayco及哈哈哈小姐,因工作關係,令他們結識到不同創作界別的朋友,新一代的創作人,有著冒險精神,他們不甘於平凡,勇於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架設屬於自己的平台與天地,這種帶個人特色的工作室,正在今天的廣州遍地開花。
「聰衝沖,文化搶攻」,將深入到各有特色的工作室,有做珠寶的、有做茶室的…與各位嘉賓沖壺靚茶、閒聊吹水,談笑間,將透視到一眾嘉賓們的思想及價值觀,讓我們了解到新一代的廣州人,其思維與香港人有何異同。
搞創作,是否有創意就大哂?答案是絕不,從事了廣告創作多年的主持人髒神現身說法,憑他在廣告創作界打滾多年的經驗,一針見血地指出實踐一個成功的創作,首在執行,漠視執行,再天馬行空的創意,也猶如天馬般永遠在天上,淪為空談。主持人從自身的工作經驗出發,結合日常生活中的時事、瑣事、八掛事、無聊事……講解執行對實踐創作的重要性,「創意無咁易」就是治療盲信創意,無視執行者的靈丹妙藥。
節目原名<<文化叮族>>,由夫妻檔主持Dayco及哈哈哈小姐聯手出擊,通過與不同界別朋友的聊天,介紹了廣州在中國高速發展下,其文化生活的變化。主持人之一的Dayco,又別名聰頭,節目由他牽頭,一集一集地解開香港人對廣州誤解,讓聽眾了解到廣州文化生活的改變,故節目改名為<<文化叮族聰擊波>>。
原名<<友畫友聲>>,由曾為香港插畫師協會會長的Sindy,夥同其好拍檔Steve主持的節目。他倆從事插畫創作多年,在圈中認識了不少朋友。借做節目的機會,既令聽眾了解到插畫師的生活,更乘機吹水聚舊。節目內充滿笑聲,當然更有好畫。
香港劇壇資源並不充裕,政府的資助,主要落到幾大有名的劇團中。加上近年愈來愈多人加入,僧多粥少下,不少劇壇中人,都要扭盡六壬,甚至身兼多職,才能艱苦經營下去。主持人艾文正是其中一人,他在圈中打滾多年,看到不少人因現實而離開,不過仍然有人咬實牙關堅持,為的就是一啖氣,要向外間證明自己留在劇壇的決定是正確的。
用奇異的眼光去看事物,招來奇人奇事,搞到自己幾乎瘋人瘋語,是因是果難下定論。傳媒出身,得閒畫下畫,畫出快樂。最近,種下,種出香草,每天早上吃點香草,親親大自然。未來日子如像迷宮,時刻忙於尋找出路,也樂於八八卦卦,希望與四周的人分享更多奇趣。
兩人從事插畫創作多年,他們現正努力經營其工作室Part-of Gallery,工作室將不定時為插畫師們舉辦畫展,為支持香港的插畫發展盡一分力。
艾文(EDMOND)
編劇及導演,師承編劇大師杜國威先生。曾編劇作品約20餘齣。08年創辦了「不小心創作社」,兼為劇團社長及駐團編劇,致力推廣本土原創戲劇、推動劇場教育及關心社群。
髒神,香港人,卡通造型 John Dog 原創者,網上漫画「塵世海」編劇、信報連載漫画(2011 – 2012)「狗夢連篇」創作人、網台主持丶香港插圖師協會專業會長(2014 – 2016)。在2015香港動漫電玩節主辦的原創動漫人型設計比賽中,榮獲亞軍,對藝術創作有着濃厚興趣。
八十年代在出版集團工作,在此創作出多個書刊封面和繪畫插圖。之後在廣告公司任職創作總監多年。想藉廣告創作來磨練自己的腦筋及提升(creative service management) 的能力,現在主要從事插圖丶藝術創作及廣告創意統籌等工作。
現在最關注的是身邊的人和事,覺得這才是創作的根源。常常思考結合不同風格繪畫的創作可能。髒神更希望可創作多一些關於世界和環境的主題,並能成為探索未來視藝的新路向。
如果你想要找些為電影打分的資訊,<<電影無咁易>>就絕對不是你杯茶。這是一個講電影但不是影評的節目。主持人髒神的人生走向,不只一次因為受到電影的影響而改變。他相信世上與他有類似經驗的大不乏人。故就構思了<<電影無咁易>>,講下電影如何影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