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關係,兩位主持再次回歸網上錄音,多了零靜卻少了熱鬧,不過都無損兩位的討論。
講返今集,一心做好事,結果是否一定好呢? 兩位主持先由討論 <<麥路人>> 出發,戲中主角,由郭富城飾演的董浩博,致力幫助一班在廿四小時快餐店露宿的人解決問題,然而面對自己的難題,卻採取逃避的態度,不敢面對家人。一個自顧不暇的人,卻落力去管他人事,任由自己的家人活在悲傷之中,這算是好事嗎?
更多節目內容,請大家慢慢收聽
Part 1
Part 2
疫情關係,兩位主持再次回歸網上錄音,多了零靜卻少了熱鬧,不過都無損兩位的討論。
講返今集,一心做好事,結果是否一定好呢? 兩位主持先由討論 <<麥路人>> 出發,戲中主角,由郭富城飾演的董浩博,致力幫助一班在廿四小時快餐店露宿的人解決問題,然而面對自己的難題,卻採取逃避的態度,不敢面對家人。一個自顧不暇的人,卻落力去管他人事,任由自己的家人活在悲傷之中,這算是好事嗎?
更多節目內容,請大家慢慢收聽
Part 1
Part 2
星期一到星期七,日日有劇睇,晚晚有劇煲。
在這個劇集多到不可再多,兼互聯網空前發達的時代,煲劇已經不再需要痴住個電視,一機在手,一日睇足廿四時小時劇集絕無問題。很時在街上,見到很多人在坐車、食飯、等人、以至行路時都在煲劇,有時劇集精彩,一睇入迷可以理解,不過煲劇煲過龍,將自己當成主角,以為世界下下圍著自己轉,又會否是個問題呢?
Part 1
Part 2
疫情關係,兩位主持再度回歸隔空對話,缺少面對面的交流,的確少了點熱鬧,不過口水花就沒有因此減少,期待疫情快點完結,兩位又再可以面對面吹水。
說回今集主題,人人以為是自己是主角的年代,old seafood 髒神認為,在他成長的年代,當時的人沒有這種思維,因為那是一個講集體的年代,「我」的概念不深,甚至很多人沒有「我」的概念,每個人也想著如何為集體付出。當然,有聽開節目的朋友,都知道這不是一個捧古貶今的節目,畢竟時代變,人也在變,盲目吹捧以前的美好實屬無謂,兩位主持只是分享見到的現象,並希望大家一齊想想這種變化,對生活有什麼影響而已。
Part 1
Part 2
日本是不少香港人的「鄉下」,而京都則是「鄉下」中最多港人愛去的地方之一。京都今日的是旅遊勝地,然而她曾經是日本的政治中心,並發生過不少歷史大事,其中在1582年的「本能寺之變」,就改變了日本歷史的走向。
「本能寺之變」是日本歷史發展其一個重大轉捩點,因為影響太大,很多日本的影視劇集或遊戲,都以此為題進行改篇。今年日本NHK電視台 的大河劇<<麒麟來了>>,就是以發動本能寺之變的明智光秀為主角,而早在十幾年前的電子遊戲 <<鬼武者>>,故事背景也設定在本能寺之變。在講事件的始未前,先講下日本的戰國時代,它跟中國的戰國時代類似,也是群雄割據,為爭奪日本統治權,互相攻伐的時代,戰國時代在十三世紀中開始,直至十五世紀初,德川家康建立幕府政權而結束。同期的中國,則是明皇朝的天下。
「本能寺之變」發生在1582年,當時戰國時代已經接近尾聲,經過多年的互相攻伐,只剩下幾個強大的諸侯為爭奪最終勝利而戰。當中實力最強大的是織田信長,他以日本中部為根據地,向東西兩方發展,在本能寺之變前,日本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織田家的領地,他的實力足以同時跟當時三股仍然強大勢力 (毛利家、上杉家和北條家) 開戰,而且是佔盡上風。突如其來的本能寺之變,除了織田信長被殺外,他的指定繼承人,長子織田信忠也同時死於叛軍手上,織田家兩大首腦同時離世,織田家頓時群龍無首,家內各個有實力的將領紛紛擁兵自立,瓜分了原來織田家的地盤,織田家多年來建立的基業徹底瓦解。可以說沒有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是很大機會統一日本。
說了那麼久,到底本能寺之變是什麼一回事呢? 簡單講,就是織田信長為支援羽柴秀吉 (即是日後的豐臣秀吉) 軍團作戰,在京都的本能寺駐紮時,突然被信任的部下明智光秀謀反,最終戰敗身死。織田家統一日本的大業,亦隨著本能寺內的大火煙消雲散。到底明智光秀為何謀反,歷經了四百多年,直至今日仍然未有正確的答案,當中有各種不同說法,今次就選其中幾個講講。
第一個最易理解,明智光秀也想奪得天下,明智光秀貴為織田信長麾下八大軍團的其中一個軍團長,已算位極人臣,但亦表示了難以更上一層樓,除非是取代信長,把天下納入自己囊中。在戰國時代「下尅上」是很平常的事,指在下位者憑著政治或軍事手段,取代原來的當權者,「下尅上」在當時不是什麼社會禁忌,反而是有能者想出頭的方向之一,故光秀有打倒信長,取而代之法的想法絕不出奇,然而若他有心謀反的話,在整個部署,包括後續的危機管理就做得很差了,在打倒信長後,不論是擴展領土或拉攏盟友,他均做得一塌糊塗,最終眾叛親離,淪為孤軍作戰,十多日後被聲稱為信長報仇的羽柴秀吉打敗,失去爭逐天下的資格。
第二個相傳的理由是怨恨,信長為人出名挑剔又脾氣暴躁,對人說話不留情面。他好幾次嘲笑明智光秀是光頭,甚至叫侍從用扇去打光秀的光頭。當眾受此侮辱,心中懷恨絕不為奇。這股怨恨,在禠奪光秀在京都專職接待德川家康一職後達到高峰。話說德川家康是織田信長的忠實盟友,兩家結盟,聯手作戰差不多二十年,這在諸侯間背信棄義是閒事的戰國時代是很罕見。有次信長邀請家康去京都遊覽,招待這位忠實盟友兼親密戰友自然不能怠慢,信長派光秀負責膳食安排,務求以最高規格招待家康。開飯前信長去廚房望望今晚食咩先,豈知發現魚生已經發臭,大怒之下,不聽光秀的解釋,即時禠奪光秀招待一職,並將他趕離京都,叫他帶兵支援豐臣秀吉的西日本攻略作戰,並要聽秀吉調度。秀吉和光秀各自為軍團司令,大家本是平級,現在要光秀聽秀吉指揮,無疑矮化了光秀的地位,自然令他心生怨恨。
第三個理由相傳是羽柴秀吉的煽動,秀吉向光秀建議殺掉信長,然後兩兄弟平分天下,豈知原來秀吉心內另有所謀,推光秀做爛頭卒,來個精人出口,笨人出手,在他殺掉信長後,秀吉舉起為主公報仇的大旗,出兵討伐光秀,最後光秀戰敗身死,織田家原來的領土,輾轉落入秀吉手上,秀吉一躍成為最終勝利者。
因為光秀行事前一直保密,加上他又敗亡得快,沒有留下任何證據,故上面所有理由都沒有足夠的史料去證實,直至今日本能封之變仍未有一個確切的說法。因為它的影響巨大,令不可一世的織田家退出歷史舞台,亦令日本統一延後了三十多年,所以直到今日,仍然有不少人樂於好發掘和研究它發生的真正理由。
「人間五十年,與住在下天的人相比 (相傳住在下天的人有五千歲命),恍如夢幻,盡享一生,又豈有不滅之人?」 織田信長很喜歡這段名為<<敦盛>>的幸若舞 (日本傳統戲劇,被認為是能劇和歌舞伎的始祖) 演目。這段演目可說是他一生的寫照﹕投身爭霸幾十年,主要的競爭對手已被一一消滅,統一日本指日可待,可以開啟屬於自己的時代,冷不防被信賴的部下明智光秀反戈一擊,最後死在本能寺,統一日本的心願頓成泡影。以前總為信長的下場感到惋惜,隨著閱歷增多,惋惜之外,還多了一種對人生無常的感慨﹕「係你就係你嘅」,千算萬算不如天一算,人生得得失失確實算不了那麼多,先做好可以做的,至於結局如何,就再算吧,織田信長雖未能統一日本,但也總算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濃重的一筆,而這一筆將長留人間,換個角度看,這也算是另一種千秋大業吧。
大家或者都聽過跟以上類似的句子,的確,人生很大段時間會在職場中渡過,日子一久,總有很多不同的感受。不過,今次不是職場大批鬥或者即職場大控訴,而想講下兩代人的工作態度。
「唓,咪又係想講新一代人做嘢幾唔掂,有咩好聽呀」
請各位準備轉台的朋友留步,聽多兩句。正如兩位主持所講,批評新一代人在職場上態度的節目已經好多人做過,故兩位不打算跟風再做,反而兩位從自己經驗出發,講下在打工時見到的趣 (?) 事,從中講下兩代人對打工的睇法有什麼轉變。
沒有批鬥,只有笑聲,請大家好好 enjoy 今集。
Part 2
雖然髒神與雞口已經是 old sea food,但他們亦曾做過小朋友,小朋友最鍾意什麼? 當然是玩啦,今集就以「玩」為題,分享下兩位主持的童年玩意。
「通山跑,周街走」是兩位主持童年的其中一個寫照。以前的父母們,大多數放手給孩子們自己去玩。就像雞口提到,放暑假時,母親早上上班,中午回來煮完午飯後又再上班去,他就跟弟弟兩個人去玩,踢波、打羽毛球、放四驅車、跟其他小朋友玩捉迷藏,就這樣渡過暑假。以今日的標準看,這是沒有規劃的假期,不過作為小朋友,最想要的是能夠自由地玩耍,而不是面對排著隊而來的興趣和學習班。
更多童年玩意的分享,請慢慢收聽
Part 1
Part 2
某大台有深宵劇集時段,專播一些經典劇集,那怕播放時已是夜闌人靜,但仍不乏捧場客,除了證明很多香港人是「夜貓」外,也證明了劇集無分新舊,只要是精彩的,就一定有捧場客。
今次是講舊劇集,但就不是討論深宵播放的舊港劇,而是一些舊的美劇和日劇,有幾舊? 就是六十和七十年代在香港播放的美劇和日劇了。
今集提到不少舊美劇和日劇,包括 <<職業特工隊>> (Mission Impossible)、 <<時光隧道>> (The Time Tunnel) 、<<玄機妙算>> (Search)、<<咸蛋超人>>、<<幪面超人>>和 <<地球保衛戰>> (ウルトラQ),還有其他,就不詳述。這些劇集的製作水平,以今日的標準來看,當然可能比較粗糙,但論創意和橋段,就絕不失禮,至於有幾過癮,就留得大家在節目中慢慢收聽。
Part 1
Part 2
(今集所有圖片來源﹕互聯網)
「你就好啦,上晒岸,唔駛做喇」
不知由何時開始,出現「上岸」的概念,而且是爭先上岸,總之愈早上岸愈好。其實人生是否真有「上岸」這回事呢?
最簡單去理解「上岸」,就是賺夠足以令生活無憂的財富,但其實具體數字是多少?都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以前就話百萬富翁,今日有百萬的人何止千百,他們又是富翁嗎?
話題扯遠了,到底所謂「上岸」的意義是什麼呢? 為何社會上會出現「上岸」的想法呢?
在聽兩位主持的分享時,也想請大家思考一下,「上岸」的意義是什麼。
Part 1
Part 2
髒神
香港人,卡通造型 John Dog 原創者,網上漫画「塵世海」編劇、信報連載漫画(2011 – 2012)「狗夢連篇」創作人、網台主持丶香港插圖師協會專業會長(2014 – 2016)。在2015香港動漫電玩節主辦的原創動漫人型設計比賽中,榮獲亞軍,對藝術創作有着濃厚興趣。
八十年代在出版集團工作,在此創作出多個書刊封面和繪畫插圖。之後在廣告公司任職創作總監多年。想藉廣告創作來磨練自己的腦筋及提升(creative service management) 的能力,現在主要從事插圖丶藝術創作及廣告創意統籌等工作。
現在最關注的是身邊的人和事,覺得這才是創作的根源。常常思考結合不同風格繪畫的創作可能。髒神更希望可創作多一些關於世界和環境的主題,並能成為探索未來視藝的新路向。
雞口
寧為雞口莫為牛後,做人一心想要威,經常知少少就想扮代表,奈何未夠料,結果一開口就原形畢露,立威不成反弄得一面灰。幸好尚算有心學習,仍然有得救。
雞口
寧為雞口莫為牛後,做人一心想要威,經常知少少就想扮代表,奈何未夠料,結果一開口就原形畢露,立威不成反弄得一面灰。幸好尚算有心學習,仍然有得救。
阿豪
童年因為生得細粒又唔靚仔而自卑多年,
髒神
香港人,卡通造型 John Dog 原創者,網上漫画「塵世海」編劇、信報連載漫画(2011 – 2012)「狗夢連篇」創作人、網台主持丶香港插圖師協會專業會長(2014 – 2016)。在2015香港動漫電玩節主辦的原創動漫人型設計比賽中,榮獲亞軍,對藝術創作有着濃厚興趣。
八十年代在出版集團工作,在此創作出多個書刊封面和繪畫插圖。之後在廣告公司任職創作總監多年。想藉廣告創作來磨練自己的腦筋及提升(creative service management) 的能力,現在主要從事插圖丶藝術創作及廣告創意統籌等工作。
現在最關注的是身邊的人和事,覺得這才是創作的根源。常常思考結合不同風格繪畫的創作可能。髒神更希望可創作多一些關於世界和環境的主題,並能成為探索未來視藝的新路向。
阿豪
童年因為生得細粒又唔靚仔而自卑多年,
同是點與線,不過就是用圖像去表達電影的樂趣,透過畫面直接衝擊你的大腦,令你感受到電影的氛圍及其動人之處。
影評將破開原稿紙的格子,盡情發揮點與線的獨特魅力。
髒神
香港人,卡通造型 John Dog 原創者,網上漫画「塵世海」編劇、信報連載漫画(2011 – 2012)「狗夢連篇」創作人、網台主持丶香港插圖師協會專業會長(2014 – 2016)。在2015香港動漫電玩節主辦的原創動漫人型設計比賽中,榮獲亞軍,對藝術創作有着濃厚興趣。
八十年代在出版集團工作,在此創作出多個書刊封面和繪畫插圖。之後在廣告公司任職創作總監多年。想藉廣告創作來磨練自己的腦筋及提升(creative service management) 的能力,現在主要從事插圖丶藝術創作及廣告創意統籌等工作。
現在最關注的是身邊的人和事,覺得這才是創作的根源。常常思考結合不同風格繪畫的創作可能。髒神更希望可創作多一些關於世界和環境的主題,並能成為探索未來視藝的新路向。
大明
香港人,1987年開始從事插圖與廣告設計工作。 網上漫畫「塵世海」漫畫作者、 信報連載漫畫「狗夢連篇」(2011–2012)漫畫作者、 網台節目「創意無咁易」主持。
常提自己:我只是「普通人」,「普通人」不是電影、電視裡的主角,不會有幸運眷顧,凡事都只能靠自己。
你可在這兒重溫Action昔日的各個節目,聽下主持人們如何厚著臉皮、說出對時下社會文化現象的的不滿,更乘機道出他們理想的社會面貌是怎樣。這可能令你聽得拍案叫絕,又可能是破口大罵。當然,我們不保證聽完是不會浪費你的時間的。
此處集合了Action內所有節目的主持們,關於各人的介紹,請參看每個專欄內的各個主持簡介。
髒神
香港人,卡通造型 John Dog 原創者,網上漫画「塵世海」編劇、信報連載漫画(2011 – 2012)「狗夢連篇」創作人、網台主持丶香港插圖師協會專業會長(2014 – 2016)。在2015香港動漫電玩節主辦的原創動漫人型設計比賽中,榮獲亞軍,對藝術創作有着濃厚興趣。
八十年代在出版集團工作,在此創作出多個書刊封面和繪畫插圖。之後在廣告公司任職創作總監多年。想藉廣告創作來磨練自己的腦筋及提升(creative service management) 的能力,現在主要從事插圖丶藝術創作及廣告創意統籌等工作。
現在最關注的是身邊的人和事,覺得這才是創作的根源。常常思考結合不同風格繪畫的創作可能。髒神更希望可創作多一些關於世界和環境的主題,並能成為探索未來視藝的新路向。
奇利
用奇異的眼光去看事物,招來奇人奇事,搞到自己幾乎瘋人瘋語,是因是果難下定論。傳媒出身,得閒畫下畫,畫出快樂。最近,種下,種出香草,每天早上吃點香草,親親大自然。未來日子如像迷宮,時刻忙於尋找出路,也樂於八八卦卦,希望與四周的人分享更多奇趣。
Dayco,八十後廣東人,平時鐘意畫畫、做家務、逛街市,典型住家男,因一直質疑自己冇文化,所以不斷結識有文化的朋友,還開節目,力求傳播文化!
哈哈哈小姐,正職是Dayco的夫人,副職是Fashion Designer,主要負責扮靚和養貓。
人生中經歷過好幾次滑鐵盧,一個沒什麼文化素養的人,命運卻像跟他開玩笑般令他走上搞文化工作的路。在2009年便嘗試搞網絡雜誌,編採寫一腳踢,結果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捱了8個月雜誌便玩完。同年間,又在沒有籌備展覽經驗的情形下,走到廣州租了個廠房學人搞畫展,邀請中港兩地的創作人參與。結果在缺乏周詳規劃下,展覽就寂寂地完結,沒有引起太大的迴響。及到2010年,就嘗試搞網台,講生活藝術,苦苦做了一年半,又是關門大吉收場。之後的一段時間,就在社會中渾渾噩噩過日子。直到2013年,再度踏上搞網台的路,直到現在。
在過去幾年的經歷中,認識了中港兩地不少愛好文化的朋友,大家都抱著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只有提升社會整體的文化素養,生活才會變得更美好。本著「行動勝過說話」,就以Action為名,成立新的網台。
過往看雜誌時,也會留意到編者話一欄,看看人家有什麼分享。不過很多時看到的,卻是說編者話難寫,原因不外乎趕稿沒時間,生活平淡沒什麼特別……等等。初時想這只是懶得寫的借口吧。到本欄開張時,卻發覺真的不容易,在每日都差不多的生活中,怎會有那麼多值得分享的事情及話題呢?後來求教於一位人生經驗比較豐富的朋友,他的一席話猶如當頭棒喝,他說學懂享受生命的每一刻,開放自己的心靈,接受新事物,不要不斷重覆自己,生活就很有趣。只要抱著這種態度生活,話題還是可以有很多。
最難寫是編者話,難的不是沒有題材,而是開放心靈,面對自己。
無明,來自佛學的詞彙,它是常常蒙蔽我們的東西。世事本有很多面,絕非非黑即白。這個道理很多人都知。不過時下的香港,卻日漸淪為非此即彼的世界。一個原為世上資訊最自由的地方,因為人們的固步自封,自我鉗制而令思想變得單一單向。兩位主持人嘗試打破人們思考的牢籠,就當下的社會問題及現象,提供多一個思考的路徑,他們間或是互相揶揄,針鋒相對。又可以是各持己見,互相碰撞,總之是火花四濺,激情滿載,令聽眾聽得過癮之餘,又刺激大家開啟大腦,思考不同的議題。
廣州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如果說香港是中西文化混合而成的產物,廣州則是引進西方文化的先頭部隊。只是歷史的發展,令她走上與香港不一樣的路。居在這個城市的年輕人,既受傳統文化影響,又因為地近香港,深受香港文化的薰陶,故令他們產生了與香港人相似又帶點相異的價值觀。夫妻檔主持Dayco及哈哈哈小姐,因工作關係,令他們結識到不同創作界別的朋友,新一代的創作人,有著冒險精神,他們不甘於平凡,勇於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架設屬於自己的平台與天地,這種帶個人特色的工作室,正在今天的廣州遍地開花。
「聰衝沖,文化搶攻」,將深入到各有特色的工作室,有做珠寶的、有做茶室的…與各位嘉賓沖壺靚茶、閒聊吹水,談笑間,將透視到一眾嘉賓們的思想及價值觀,讓我們了解到新一代的廣州人,其思維與香港人有何異同。
搞創作,是否有創意就大哂?答案是絕不,從事了廣告創作多年的主持人髒神現身說法,憑他在廣告創作界打滾多年的經驗,一針見血地指出實踐一個成功的創作,首在執行,漠視執行,再天馬行空的創意,也猶如天馬般永遠在天上,淪為空談。主持人從自身的工作經驗出發,結合日常生活中的時事、瑣事、八掛事、無聊事……講解執行對實踐創作的重要性,「創意無咁易」就是治療盲信創意,無視執行者的靈丹妙藥。
節目原名<<文化叮族>>,由夫妻檔主持Dayco及哈哈哈小姐聯手出擊,通過與不同界別朋友的聊天,介紹了廣州在中國高速發展下,其文化生活的變化。主持人之一的Dayco,又別名聰頭,節目由他牽頭,一集一集地解開香港人對廣州誤解,讓聽眾了解到廣州文化生活的改變,故節目改名為<<文化叮族聰擊波>>。
原名<<友畫友聲>>,由曾為香港插畫師協會會長的Sindy,夥同其好拍檔Steve主持的節目。他倆從事插畫創作多年,在圈中認識了不少朋友。借做節目的機會,既令聽眾了解到插畫師的生活,更乘機吹水聚舊。節目內充滿笑聲,當然更有好畫。
香港劇壇資源並不充裕,政府的資助,主要落到幾大有名的劇團中。加上近年愈來愈多人加入,僧多粥少下,不少劇壇中人,都要扭盡六壬,甚至身兼多職,才能艱苦經營下去。主持人艾文正是其中一人,他在圈中打滾多年,看到不少人因現實而離開,不過仍然有人咬實牙關堅持,為的就是一啖氣,要向外間證明自己留在劇壇的決定是正確的。
用奇異的眼光去看事物,招來奇人奇事,搞到自己幾乎瘋人瘋語,是因是果難下定論。傳媒出身,得閒畫下畫,畫出快樂。最近,種下,種出香草,每天早上吃點香草,親親大自然。未來日子如像迷宮,時刻忙於尋找出路,也樂於八八卦卦,希望與四周的人分享更多奇趣。
兩人從事插畫創作多年,他們現正努力經營其工作室Part-of Gallery,工作室將不定時為插畫師們舉辦畫展,為支持香港的插畫發展盡一分力。
艾文(EDMOND)
編劇及導演,師承編劇大師杜國威先生。曾編劇作品約20餘齣。08年創辦了「不小心創作社」,兼為劇團社長及駐團編劇,致力推廣本土原創戲劇、推動劇場教育及關心社群。
髒神,香港人,卡通造型 John Dog 原創者,網上漫画「塵世海」編劇、信報連載漫画(2011 – 2012)「狗夢連篇」創作人、網台主持丶香港插圖師協會專業會長(2014 – 2016)。在2015香港動漫電玩節主辦的原創動漫人型設計比賽中,榮獲亞軍,對藝術創作有着濃厚興趣。
八十年代在出版集團工作,在此創作出多個書刊封面和繪畫插圖。之後在廣告公司任職創作總監多年。想藉廣告創作來磨練自己的腦筋及提升(creative service management) 的能力,現在主要從事插圖丶藝術創作及廣告創意統籌等工作。
現在最關注的是身邊的人和事,覺得這才是創作的根源。常常思考結合不同風格繪畫的創作可能。髒神更希望可創作多一些關於世界和環境的主題,並能成為探索未來視藝的新路向。
如果你想要找些為電影打分的資訊,<<電影無咁易>>就絕對不是你杯茶。這是一個講電影但不是影評的節目。主持人髒神的人生走向,不只一次因為受到電影的影響而改變。他相信世上與他有類似經驗的大不乏人。故就構思了<<電影無咁易>>,講下電影如何影響人生。